天凈沙·秋思

——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來源:中國天堂詩詞網 \\ 作者:馬致遠 \\ 朝代:元代 \\ 欄目: 元曲 \\ 人氣: \\ 更新: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天凈沙·秋思》古詩配畫

  「翻譯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注釋

 、趴萏伲嚎菸闹β;桫f:黃昏時歸巢的烏鴉;瑁喊。

 、迫思遥恨r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枪诺溃阂呀洀U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葦嗄c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商煅模哼h離家鄉的地方。

 

  「賞析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天凈沙·秋思》全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這一句詩人馬致遠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最后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馬致遠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對故鄉故土的愁思之情。

 

 

 



長春代開病假條 http://www.cnhybg.com
主題: 思鄉詩
馬致遠
馬致遠
——元代詩人

馬致遠簡介,元代著名戲曲家(雜居與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馬致遠的代表作有《漢宮秋》、《陳摶高臥》、《天凈沙·秋思》、《東籬樂府》等..

上一篇:

下一篇:壽陽曲·江天暮雪

相關古詩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全詩: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

      作者: 辛棄疾
  •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的這首七言絕句詩《泊洲瓜洲》觸景生情..

      作者: 王安石
  • 游鐘山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喬林無風聲如雨,時見游僧石上息。行窮碧澗一庵巖,坐..

      作者: 蘇軾
  • 楓木嶺 顧璘的五言思鄉古詩《楓木嶺》:初指山拂天,飛鳥不可度。艱苦躡危磴,即是我行路。東北望故鄉,江流奔傾注。長風萬里來,獨立難久佇。

      作者: 顧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