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歌謠—上古文學
上古歌謠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包括上古時期民歌、民謠,以賦為主要表現手法,歌謠詞句簡樸、節奏流暢,題材分為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爭歌謠等,是出現最早的文學樣式。
-
中孚·六三 《周易》記載的上古歌謠《中孚·六三》是一首表現戰爭的詩,原文為: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上古歌謠作者: -
屯·六二 《周易》上記載的上古歌謠《屯·六二》是一首一首搶婚的詩,原文: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上古歌謠作者: -
候人歌 《候人歌》是中國有史可查的第一首中國戀歌,為《呂氏春秋·音初篇》記載的一篇歌辭,歌辭只有一句:候人兮猗。
上古歌謠作者: -
歸妹·上六 《周易》記載的上古歌謠《歸妹·上六》是一首表現愉快的勞動生活的民歌,原文為: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
上古歌謠作者: -
蠟辭(伊耆氏蠟辭) 上古伊耆氏時代的作品《伊耆氏蠟辭》詩歌原文: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上古歌謠作者: -
彈歌 《吳越春秋》中記載的《彈歌》相傳為黃帝時代的作品,反映漁獵時代的勞動過程,整首民歌原文為: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上古歌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