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全集—唐代古詩賞析
唐詩三百首全集欄目收錄了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人創作的詩歌、詩詞作品,包括:長恨歌、后宮詞、暮江吟、問劉十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寄左省杜拾遺等唐詩三百首全集。
唐詩三百首·五言絕句 | |||
---|---|---|---|
江雪 (柳宗元) | 新嫁娘詞三首·其三 (王建) | 怨情 (李白) | 終南望余雪 (祖詠) |
秋夜寄邱員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韋應物) | 雜詩三首·其二·君自故鄉來 (王維) | 靜夜思 (李白) | 登鸛雀樓 (王之渙) |
尋隱者不遇 (孫革訪羊尊師詩) (賈島) | 登樂游原 (李商隱) | 相思 (王維) | 山中送別 (王維) |
哥舒歌 (西鄙人) | 春怨 ( 伊州歌) (金昌緒) | 玉臺體 (權德輿) | 問劉十九 (白居易) |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劉長卿) | 宿建德江 (孟浩然) | 竹里館 (王維) | 聽彈琴 (劉長卿) |
八陣圖 (杜甫) |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 渡漢江 (宋之問) | 鹿柴 (王維) |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 (裴迪) | 聽箏 (李端) | 相思 (王維) | 宮詞·故國三千里 (張祜) |
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 | |||
---|---|---|---|
赤壁 (杜牧) | 早發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李白) | 夜雨寄北 (李商隱) |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 (賀知章)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 涼州詞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 贈別兩首·其一 (杜牧) |
贈別兩首·其二 (杜牧) | 隴西行四首·其二 (陳陶) | 寒食(寒食日即事) (韓翃) |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
秋夕 (杜牧) | 宮詞 (顧況) |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張繼) | 集靈臺·其二 (張祜) |
集靈臺·其一 (張祜) | 已涼 (韓偓) | 馬嵬坡 (鄭畋) | 和樂天春詞 ( 春詞) (劉禹錫) |
贈內人 (張祜) | 春怨 (劉方平) | 題金陵渡 (張祜) | 夜月 ( 月夜) (劉方平) |
寄人 (張泌) | 瑤瑟怨 (溫庭筠) | 桃花溪 (張旭) | 滁州西澗 (韋應物) |
金陵圖 (韋莊) | 雜詩 (無名氏) | 征人怨 ( 征怨) (柳中庸) |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
泊秦淮 (杜牧) | 逢入京使 (岑參) | 近試上張籍水部 ( 近試上張水部 / 閨意獻張水部) (朱慶馀) | 為有 (李商隱) |
宮詞 ( 宮中詞) (朱慶馀) |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杜牧) | 后宮詞 (白居易) |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 |
遣懷 (杜牧) | 嫦娥 (李商隱) |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 春宮曲 (王昌齡) |
瑤池 (李商隱) | 金谷園 (杜牧) | 閨怨 (王昌齡)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
烏衣巷 (劉禹錫) |
唐詩三百首·七言律詩 | |||
---|---|---|---|
積雨輞川莊作(秋歸輞川莊作) (王維) |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 無題兩首·昨夜星辰昨夜風 (李商隱) |
無題四首·颯颯東風細雨來 (李商隱) | 無題四首·來是空言去絕蹤 (李商隱) | 無題兩首·鳳尾香羅薄幾重 (李商隱) | 同題仙游觀 (韓翃) |
宮詞 (薛逢) | 贈闕下裴舍人 (錢起) | 晚次鄂州 (盧綸) |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劉長卿) | 貧女 (秦韜玉) |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
望薊門 (祖詠) |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 | 寄李儋元錫 (韋應物) | 蘇武廟 (溫庭筠) |
春思 (皇甫冉) | 利州南渡 (溫庭筠)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 野望 (杜甫) |
行經華陰 (崔顥) | 黃鶴樓 ( 登黃鶴樓) (崔顥) | 登高 (杜甫) | 客至 (杜甫) |
蜀相 (杜甫) | 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崔曙) | 閣夜 (杜甫) | 登樓 (杜甫) |
錦瑟 (李商隱) | 宿府 (杜甫) |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杜甫) |
籌筆驛 (李商隱) |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岑參) | 春雨 (李商隱) | 望月有感 (白居易) |
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杜甫) |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 |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杜甫) |
酬郭給事 ( 贈郭給事) (王維) |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杜甫) | 遣悲懷三首·其三 (元稹) | 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杜甫) |
遣悲懷三首·其二 (元稹) | 送魏萬之京 (李頎) |
唐詩三百首·五言古詩 | |||
---|---|---|---|
感遇十二首·其七·江南有丹橘 (張九齡) | 感遇十二首·其二·幽人歸獨臥 (張九齡) | 感遇十二首·其一·蘭葉春葳蕤 (張九齡) | 感遇十二首·其四·孤鴻海上來 (張九齡) |
春思 (李白) |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花間一壺酒 (李白) |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 望岳三首·其一 (杜甫) |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潛) |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 |
尋西山隱者不遇 ( 山行尋隱者不遇) (丘為) |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 | 青溪 ( 過青溪水作) (王維) |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王維)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韋應物) | 送別 (王維) |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 東郊 (韋應物) | 西施詠 (王維) | 佳人 (杜甫) |
渭川田家 (王維) | 贈衛八處士 (杜甫) | 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 | 夢李白二首·其二 (杜甫) |
送楊氏女 (韋應物) | 夢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王昌齡) | 溪居 (柳宗元) |
賊退示官吏 (元結) |
唐詩三百首·七言古詩 | |||
---|---|---|---|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 琵琶行(琵琶引) (白居易) |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杜甫) |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 夢游天姥吟留別(別東魯諸公) (李白) |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杜甫)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陪侍御叔華登樓歌) (李白)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 | 古柏行 (杜甫) |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 |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 | 山石 (韓愈) | 琴歌 (李頎) |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 送陳章甫 (李頎) | 石鼓歌 (韓愈) | 古意 (李頎) |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李頎) |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李頎) | 漁翁 (柳宗元) | 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 |
寄韓諫議 ( 寄韓諫議注) (杜甫) | 韓碑 (李商隱) | 石魚湖上醉歌 (元結) |
唐詩三百首·唐樂府詩 | |||
---|---|---|---|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一·鷲翎金仆姑 (盧綸) |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四·野幕敞瓊筵 (盧綸) |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飛高 (盧綸) | 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驚風 (盧綸) |
清平調·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 (李白) | 清平調·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 (李白) | 清平調·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 (李白) |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孟郊) |
行路難·其二 (李白) | 行路難·其一 (李白) | 行路難·其三 (李白) | 出塞二首·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 |
將進酒 (李白) | 蜀道難 (李白) | 長相思三首·其二 (李白) | 長相思三首·其一 (李白) |
長干行·家臨九江水 (崔顥) | 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崔顥) | 燕歌行 (高適) | 列女操 ( 烈女操) (孟郊) |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沈佺期) | 金縷衣 (杜秋娘) | 哀江頭 (杜甫) | 麗人行 (杜甫) |
兵車行 (杜甫) | 桃源行 (王維) | 老將行 (王維) | 哀王孫 (杜甫) |
玉階怨 (李白) | 洛陽女兒行 (王維) | 古從軍行 (李頎) | 江南曲 (李益) |
秋夜曲 (王維) | 關山月 (李白)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 子夜吳歌·冬歌 (李白) |
長信怨 (王昌齡) | 子夜吳歌·秋歌 (李白) | 塞下曲·飲馬渡秋水 (王昌齡) | 子夜吳歌·夏歌 (李白) |
塞上曲·其一 (王昌齡) | 子夜吳歌·春歌 (李白) | 涼州詞二首·其一 (王之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