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 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原文、翻譯及賞析

來源:中國天堂詩詞網 \\ 作者:蘇軾 \\ 朝代:宋代 \\ 欄目: 宋詞三百首 \\ 人氣: \\ 更新: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譯文及注釋

「翻譯」

明月如霜般潔白,好風就如同清水一樣清涼,秋天的夜景清幽無限。彎彎的水渠中,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露珠隨風落下,但夜深人靜,這樣好的美景卻無人看見。三更鼓聲,聲聲響徹夜空,一片樹葉悄悄落到地上,輕音竟把我的夢驚斷。夜色茫茫,再也見不到黃昏時的景色,醒來后我把小園處處尋遍。

那長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歸路,對著故鄉家園苦苦地思念?慈缃裱嘧訕强湛帐幨,佳人盼盼已經不在,樓中的畫堂里空留著那呢喃雙燕。古今萬事皆成空,還有幾人能從夢中醒來,有的只是難了的舊歡新怨。后世有人,面對著這黃樓夜色,定會為我深深長嘆。

「注釋」

⑴彭城:今江蘇徐州。燕子樓:唐徐州尚書張建封(一說張建封之子張愔)為其愛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樓。

⑵紞如:擊鼓聲。

⑶鏗然:清越的音響。

⑷夢云:夜夢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賦》楚王夢見神女:“朝為行云,暮為行雨”。驚斷:驚醒。

⑸心眼:心愿。

⑹黃樓:徐州東門上的大樓,蘇軾徐州知州時建造。

「賞析」

上片寫夢醒,深夜寂靜,明月如霜,在彎彎曲曲的池子里,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滾下了晶瑩的露珠。三更時分,夜深人靜,一片樹葉落地都鏗然有聲,自己從夢中驚醒,夜色茫茫,踏遍小園尋找舊夢,卻無處可得。寫夜景,以夜間輕微的聲響襯托夜間的寂靜,寫夢僅用“夢云驚斷”一筆帶過,無處尋夢,不禁黯然神傷。

下片寫自己這個“天涯倦客”在清幽的深夜被秋聲驚醒后惟見“燕子樓空”,感到無限惆悵。接著便由張與關盼盼的故事引出對整個人類歷史無限深沉的感慨,昔日燕子樓中的舊事,已如夢一般地逝去,而古往今來無數代人的歡樂、怨恨,又何嘗不像它一樣也如一連串連續的夢境?世人不明此理,固如大夢未醒。而大夢已醒的詞人自己,此時此地所感發的人生感嘆,在后人看來,難道不也是一場夢!這種對人生深刻的思考,顯示了蘇軾內心對于整個人類歷史的懷疑和迷惘,表現了他對宇宙、人生以及整個社會進程的憂患情緒。結合現實處境,表達了自己盼歸難歸,觸景傷情,懷古傷今的感傷。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僅“燕子樓空”三句,便說盡張建封(當為張)事,寫景如畫,感情濃郁,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低沉而感傷的情緒正是詞人厭倦官場的心緒在詞作中的藝術折射。詞境的開闊,題材的闊大,又是詞人把社會、歷史以及對人生哲理性思考引入詞作的豪爽表現。[3]

詞人蒞臨徐州,宿于唐代名妓關盼盼的燕子樓。是夜,明月皎潔如霜,好風清涼如水,此為大景,以靜襯托夜之深。魚跳曲港,露瀉圓荷,此為小景,以動反襯夜之靜。如此靜夜,自能夢遇佳人。然三更鼓響,一片葉落,忽然驚醒,于是悵然若失,起而尋夢上征融情入景,若夢若醒,亦真亦幻,給人以惝恍迷離之感。下片由人亡樓空,直抒感慨,把故園之思,今昔這感、人生如夢之嘆,打成一片。他從自己今日憑吊燕子樓,推想到他日后人又將憑吊自己所建的黃樓,一種人生須臾、榮枯無常的感慨襲上心頭,使他深有"古今如夢,何嘗夢覺"之慨?磥,這燕子樓的一夢,也不特是艷遇而已,更暴光坡心境的一次澄化。


蘇軾
蘇軾
——宋代詩人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詞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又名: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永遇樂·明月如霜,卜算子·寂寞沙洲冷,臨江仙·送王緘,賀新郎等。..

相關古詩
  •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北宋詞人蘇軾的古詩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原文及鑒賞: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教分付一作:天應乞與)萬里歸來顏愈少。微..

      作者: 蘇軾
  • 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 北宋詞人張耒的古詩詞《秋蕊香·簾幕疏疏風透》原文及鑒賞: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作者: 張耒
  • 江城子·密州出獵 北宋詞人蘇軾的古詩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及鑒賞: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

      作者: 蘇軾
  • 念奴嬌·過洞庭 經典宋代古詩詞推薦——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是高中語文必背的中國最美古詩詞之一,其原文及鑒賞如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

      作者: 張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