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

—— 曹操的古詩"蒿里行"原文、翻譯及鑒賞|樂府詩集名篇

來源:中國天堂詩詞網 \\ 作者:曹操 \\ 朝代:漢代 \\ 欄目: 漢樂府詩 \\ 人氣: \\ 更新: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譯文及注釋

「翻譯」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后,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后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于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虱,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尸骨曝露于野地里無人收埋,千里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里令人極度哀傷。

「注釋」

⑴關東: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以東。義士:指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

⑵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

⑶初期:本來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縣南)。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此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本來期望關東諸將也能像武王伐紂會合的八百諸侯那樣同心協力。

⑷乃心:其心,指上文“義士”之心。咸陽:秦時的都城,此借指長安,當時獻帝被挾持到長安。

⑸力不齊:指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齊:一致。

⑹躊躇:猶豫不前。雁行(háng):飛雁的行列,形容諸軍列陣后觀望不前的樣子。此句倒裝,正常語序當為“雁行而躊躇”。

⑺嗣:后來。還: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殘殺。當時盟軍中的袁紹、公孫瓚等發生了內部的攻殺。

⑻淮南句:指袁紹的異母弟袁術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自立為帝。

⑼刻璽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并刻制印璽。璽,印,秦以后專指皇帝用的印章。

⑽鎧甲句:由于長年戰爭,戰士們不脫戰服,鎧甲上都生了虱子。鎧甲,古代的護身戰服。鎧,就是甲。蟣,虱卵。

⑾萬姓:百姓。以:因此。

⑿生民:百姓。遺:剩下。

「賞析」

公元189年(東漢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何進等謀誅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殺;袁紹袁術攻殺宦官,朝廷大亂;董卓帶兵進京,驅逐袁紹、袁術,廢除劉辯,另立劉協為帝(獻帝),自己把持了政權。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術、韓馥、孔伷等東方各路軍閥同時起兵,推袁紹為盟主,詩即是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映。

曹操
曹操
——漢代詩人

曹操善長詩歌,詩詞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生平創作的詩詞無數,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觀滄!贰恫匠鱿拈T行》、《蒿里行》、《龜雖壽》、《薤露》等。..

上一篇:紫芝歌

下一篇:大風歌

相關古詩
  • 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妻劉蘭芝所作)

    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妻劉蘭芝所作) 《孔雀東南飛》的故事、原文全文: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

      作者: 無名氏
  • 庭中有奇樹 漢樂府詩集中的名篇,漢代詩要佚名的古詩——"庭中有奇樹"原文及賞析: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作者: 無名氏
  • 古艷歌 漢樂府詩集中的名篇,漢代詩要佚名的古詩——"古艷歌"原文及賞析: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作者: 無名氏
  • 羽林郎 漢樂府詩集中的名篇,漢代詩要辛延年的古詩——"羽林郎"原文及賞析: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后大..

      作者: 辛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