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端午節的古詩

——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 |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 端午節的傳說屈原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關于端午節的詩: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蘇軾《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游《乙卯重五詩》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 殷堯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端午節的由來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 蘇軾《浣溪沙·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 貝瓊《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 杜甫《端午日賜衣》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碧艾香蒲處處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 趙蕃《端午三首》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 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 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 褚朝陽《五絲》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絲纏角粽。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正是浴蘭時節動。 ——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細纏五色臂絲長。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 舒頔《小重山·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 殷堯藩《同州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 范成大《鷓鴣天》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重午佳辰獨掩門。 —— 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 趙蕃《端午三首》

  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 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 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的習俗: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放風箏,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洗苦草麥藥澡,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端午節的傳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詩章。

  屈原投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最好最全的有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就上最美古詩詞網!這里有意境最美的唐詩宋詞,總有一首打動你!

描寫端午節的古詩 ,共找到59篇

  • 端午節溫馨祝福的話 【推薦閱讀】:有關端午節的古詩一個人如果沒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他就無法徹底享受懶散度日的樂趣。而當一個人完全無事可做的時候,無所事事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樂趣。于是浪費時間僅僅變成了一項任務,還是最..

    屈原作者: 端午佚事
  •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阜g」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你贈與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往日能夠為國..

    全唐詩作者:文天祥
  • 午日觀競渡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阜g」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

    全唐詩作者: 邊貢
  • 浣溪沙·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缸⑨尅耿俦碳w(wàn):綠色薄綢。②芳蘭:芳香的蘭花。端午節有浴蘭湯的風俗。③流香漲膩:指女..

    全唐詩作者:蘇軾
  • 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缸⑨尅耿僖颐褐1195年,宋寧宗慶元元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ldquo..

    全唐詩作者:陸游
  • 已酉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阜g」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個汨羅江上,沒有一處可以讓人競渡龍舟,借以憑吊..

    全唐詩作者: 貝瓊
  •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浙皭,誰復吊沅湘。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阜g」到處采擷艾蒿、蒲草繁忙,誰家的青年男女,準備過..

    全唐詩作者: 舒頔
  • 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全唐詩作者:李隆基
  • 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缸⑨尅耿俣宋纾憾宋绻,農歷五月初五日。自:自從。②詩人、戰國時代楚國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貴妃鄭袖、令尹子蘭、大夫靳尚等詆毀排擠..

    全唐詩作者:文秀
  • 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阜g」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離家三十五天就是端午節了。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注釋」鶴發:指白發。尺:..

    全唐詩作者:殷堯藩
  •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缸⑨尅(1)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2)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兩種著名的熏..

    全唐詩作者: 顧太清
  • 端午日賜衣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阜g」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香羅衣是細葛紡成,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潔白的顏色宛..

    全唐詩作者:杜甫
  • 端午節回家(微型小說) “媽!端午節我就不會來了,公司就放三天假!”“哦,又不一——回來了!”母親嘆氣的在電話那頭說。“也放了三天假啊,怎么又回不來呢?”母親緊接著問我。&ldquo..

    屈原作者: 文章千古事
  • 詩人筆下的端午:紀念名人傳統 杜甫留下名篇 端午節,除了我們熟悉的錦江龍舟賽與粽子,從唐玄宗、杜甫、蘇軾、陸游、楊慎這些歷代詩人的大作中,可以找到昔日的端午味道;而膾炙人口的清代竹枝詞中,直白的語言又告訴我們清代成都的端午風俗;在“湖..

    屈原作者: 詩和遠方
  • 申城端午市場傳統粽子“披上”迪士尼卡通外衣 圖片來源:上海電視臺視頻截圖中新社上海5月17日電(李姝徵)距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開園不到一個月,隨迪士尼一同“升溫”的不僅有各類旅游線路。記者17日在滬上超市發現,傳統的端午節粽子也披上了迪士尼..

    屈原作者: 詩和遠方
  • 敦煌研究院披露一批古代端午節民俗壁畫及文獻 敦煌研究院20日通過官方微信首次披露了一批涉及古代敦煌端午節民俗壁畫及古文獻,包括團粽相迎、獻物致禮、賜扇、送扇、配掛咒符和香包絲帶、登鳴沙山等民俗,不僅活動豐富,且有文人雅趣伴隨其中,十分優雅浪..

    屈原作者: 文化騷人
  • 冷知識:端午節并非節日 最初是古代高溫預警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6日,屈原故里湖北省秭歸縣三峽工程希望小學舉行創意包粽子和旱地劃龍舟大賽,近千名師生參加。按照傳統,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儀式以示慶祝,常見的便是“吃粽子”、&ldqu..

    屈原作者: 文化苦旅
  • 端午節還分為大端午和小端午?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但在湖南、湖北、貴州、四川、浙江等不少地方,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農歷五月初五是小端午,農歷五月十五日是大端午。據說屈原故鄉湖北秭歸有三個端午節:..

    屈原作者: 文化苦旅
  • 端午節不能“快樂”,只能“安康”嗎? 端午假期,一則流言在互聯網傳開:“提醒大家,端午節不能互?鞓返,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一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五月初五..

    屈原作者: 文化騷人